研究指出10-25%長者曾患有壓傷(又稱壓瘡或褥瘡):醫院的壓傷發生率最高達30%;安老院最高達23%;家居照顧則是約4%。壓力、剪力及磨擦力是造成壓傷的主因,而營養不良、皮膚質素欠佳、動靜脈血管病變、糖尿病及低血壓會增加患上壓傷的風險。
皮膚的微絲血管只能承受約12-32mmHg壓力,由於骨突位置的皮下脂肪及肌肉較少,微絲血管便容易遭受重壓,阻礙血液循環,引致皮膚細胞因缺血而壞死,最後形成壓傷。例如卧床時,腳踭會承受50-94mmHg壓力;坐下時,臀部會承受100-150mmHg壓力;肩甲骨、手踭、腳踭及耳朵皆是壓傷的高危部位。
另外,扶抱、更換衣服、換片時施力不當地拉扯患者,其皮膚亦會承受大量剪力及磨擦力,造成壓傷。如患者有失禁問題,臀部長期接觸排泄物,受潮及受侵蝕的脆弱皮膚都有較高壓傷風險。
壓傷分為1-4期、不能分期及深層細胞受損,處理不當下,潰爛傷口可拖延數月或數年不埋口,帶給患者極大痛苦。
【第1期】患處皮膚持續發紅 -> 可在患處搽活膚油來提升皮下含氧量和改善皮膚質素。
【第2期】表淺傷口或有水泡 -> 應諮詢醫護人員,避免傷口受感染。
【第3、4期】傷口潰爛嚴重,曝露皮下脂肪、肌肉筋腱,甚至骨頭 -> 急需專科傷口護理,切勿延誤就醫。
【不能分期】傷口被焦痂覆蓋 -> 需要專科傷口診斷及處理
【深層細胞受損】傷口深處呈現瘀黑、紫紅色,甚至有血泡 -> 需要專科傷口診斷及處理
首先,為卧床患者定時轉身、轉姿勢,或全天候使用氣墊床、減壓坐墊,避免高孔皮膚長期集中受壓。
第二,照顧者在扶抱或移動患者時,施力及姿勢必須正確,減少在換片、護理及更換衣服時對皮膚造成傷害。
第三,洗澡或抹身時檢查皮膚受壓點會否異常地發紅(第1期),甚至是水泡(第2期)。
第四,多在高危皮膚使用活膚油,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下含氧量並改善皮膚質素。
如有患者有失禁情況,建議在臀部皮膚使用防水透氣的潤膚霜,保護皮膚免受侵蝕。
個案中的糖尿病患者(女,85歲)長期卧床,曾接受部份腎臟切除及髖關節手術,於臀部對上的骶骨處形成兩個被乾痂覆蓋的第2期壓傷。
由於情況不容忽視,顧問護士吳美君(May Ng)為患者制定一個以傷口清創、預防排泄物污染傷口、控制感染及促進傷口癒合為主的護理方案。
4天後,傷口面積明顯縮小,最終在18天內順利癒合。
專科護士團隊亦教導患者家人適合的減壓措施和用品,預防壓傷再次形成。
個案中的患者(女,95歲)因急性膽管炎、胰臟炎、敗血症、肺炎及急性腎衰竭住院兩個月,出院時臀部有兩個4期壓傷,可見韌帶及骨骼,並滿佈腐肉。
由於情況不容忽視,顧問護士吳美君(May Ng)為患者制定一個以傷口清創、傷口感染控制及促進傷口癒合主的護理方案。
在第3週,傷口已經明顯變淺,進度良好,最終在第4個半個順利癒合。
專科護士團隊亦教導家人為患者臀部減壓、失禁護理和補充營養等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及預防再次形成壓傷等要點。
研究指出10-25%長者曾患有壓傷(又稱壓瘡或褥瘡):醫院的壓傷發生率最高達30%;安老院最高達23%;家居照顧則是約4%。壓力、剪力及磨擦力是造成壓傷的主因,而營養不良、皮膚質素欠佳、動靜脈血管病變、糖尿病及低血壓會增加患上壓傷的風險。
皮膚的微絲血管只能承受約12-32mmHg壓力,由於骨突位置的皮下脂肪及肌肉較少,微絲血管便容易遭受重壓,阻礙血液循環,引致皮膚細胞因缺血而壞死,最後形成壓傷。例如卧床時,腳踭會承受50-94mmHg壓力;坐下時,臀部會承受100-150mmHg壓力;肩甲骨、手踭、腳踭及耳朵皆是壓傷的高危部位。
另外,扶抱、更換衣服、換片時施力不當地拉扯患者,其皮膚亦會承受大量剪力及磨擦力,造成壓傷。如患者有失禁問題,臀部長期接觸排泄物,受潮及受侵蝕的脆弱皮膚都有較高壓傷風險。
壓傷分為1-4期、不能分期及深層細胞受損,處理不當下,潰爛傷口可拖延數月或數年不埋口,帶給患者極大痛苦。
【第1期】患處皮膚持續發紅 -> 可在患處搽活膚油來提升皮下含氧量和改善皮膚質素。
【第2期】表淺傷口或有水泡 -> 應諮詢醫護人員,避免傷口受感染。
【第3、4期】傷口潰爛嚴重,曝露皮下脂肪、肌肉筋腱,甚至骨頭 -> 急需專科傷口護理,切勿延誤就醫。
【不能分期】傷口被焦痂覆蓋 -> 需要專科傷口診斷及處理
【深層細胞受損】傷口深處呈現瘀黑、紫紅色,甚至有血泡 -> 需要專科傷口診斷及處理
首先,為卧床患者定時轉身、轉姿勢,或全天候使用氣墊床、減壓坐墊,避免高孔皮膚長期集中受壓。
第二,照顧者在扶抱或移動患者時,施力及姿勢必須正確,減少在換片、護理及更換衣服時對皮膚造成傷害。
第三,洗澡或抹身時檢查皮膚受壓點會否異常地發紅(第1期),甚至是水泡(第2期)。
第四,多在高危皮膚使用活膚油,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下含氧量並改善皮膚質素。
如有患者有失禁情況,建議在臀部皮膚使用防水透氣的潤膚霜,保護皮膚免受侵蝕。
個案中的糖尿病患者(女,85歲)長期卧床,曾接受部份腎臟切除及髖關節手術,於臀部對上的骶骨處形成兩個被乾痂覆蓋的第2期壓傷。
由於情況不容忽視,顧問護士吳美君(May Ng)為患者制定一個以傷口清創、預防排泄物污染傷口、控制感染及促進傷口癒合為主的護理方案。
4天後,傷口面積明顯縮小,最終在18天內順利癒合。
專科護士團隊亦教導患者家人適合的減壓措施和用品,預防壓傷再次形成。
個案中的患者(女,95歲)因急性膽管炎、胰臟炎、敗血症、肺炎及急性腎衰竭住院兩個月,出院時臀部有兩個4期壓傷,可見韌帶及骨骼,並滿佈腐肉。
由於情況不容忽視,顧問護士吳美君(May Ng)為患者制定一個以傷口清創、傷口感染控制及促進傷口癒合主的護理方案。
在第3週,傷口已經明顯變淺,進度良好,最終在第4個半個順利癒合。
專科護士團隊亦教導家人為患者臀部減壓、失禁護理和補充營養等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及預防再次形成壓傷等要點。